远水不救近火的意思,出处,故事


本义为远处的水救不了近处的火。语出《韩非子·说林上》。

春秋时,鲁国和齐国毗邻。齐国大,鲁国小,鲁穆公对齐国感到不能放心,便派他的公子们到晋国和楚国去当官任职,企图和这两个强国结成亲密关系,一旦鲁国有事,就可以从晋楚二强处得到援助。

有个姓犁名钥[[!GF8B8]](chú)的臣子,却不赞成鲁穆公的这种主张。他对穆公说:“假人于越而救溺子,越人虽善游,子必不生矣。失火而取水于海,海水虽多,火必不灭矣。远水不救近火也。”这段话的意思是: 到南方越国去请人来救落水的孩子,越人虽善于游泳,孩子肯定不会活了。失火后去大海里取水,海水虽多,火肯定扑灭不了。这是因为远水救不了近火。

后来,人们引用“远水不救近火”这句话,比喻所设想的办法,不能解决亟待解决的问题。


上一篇:张俭逃难,望门投止的意思,出处,故事

下一篇:在野的意思,出处,故事


Copyright © 2002-2019 闻讯知识网 www.winxun.cn 皖ICP备2020016292号
温馨提示:部分文章图片数据来源与网络,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QQ:2514429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