卯
拼音: mǎo 注音: ㄇㄠˇ
部首: 卩 部外筆畫: 3 總筆畫: 5
五筆86/98:QTBH 倉頡:HHSL 鄭碼:RHMY 電碼: 0602
筆順編號: 35352 四角號碼:77720 UNICODE:536F
基本字義
mǎo ㄇㄠˇ- 地支的第四位,屬兔。
- 用于記時:~時(早晨五點至七點)。~正(早晨六點)。點~。畫~。
- 器物接榫的地方凹入的部分:~眼。~榫。
- 期限:比~(中國清代催征錢糧,分期追比)。
方言集匯
- 粵語:maau5
- 客家話:[梅縣腔]mau1[寶安腔]mau1[客英字典]mau1mau3[陸豐腔]mau1[客語拼音字匯]mau1[海陸豐腔]mau3[臺灣四縣腔]mau3[東莞腔]mau3
- 潮州話:mao2(máu)
詳細解釋
- 卯
夘 mǎo〈名〉
- (象形。象兩扇門打開之形。本義:門開著)
- 地支的第四位 [number four of the duodecimal cycle]。如:子、丑、寅、卯
- 與天干相配,用以紀年。如:卯君(生在卯年的人)
- 用以紀月,即農歷二月
- 十二時辰之一,早晨五時至七時。也泛指早晨。如:卯睡(早晨睡覺);卯酉(早晚。卯,卯時,早晨;酉,酉時,傍晚);卯困(謂因吃卯酒而困倦昏睡)
- 報到。舊時官署例定在卯時開始辦公時,進行點名報到等活動。其點名冊叫“卯簿”,“卯冊”。俗稱“到一下”叫“點個卯”或“打個卯” [roll call]。如:卯冊(即卯簿);卯簿(舊時官署中的名冊。點卯時用之,故稱)
- 木器上安榫頭的孔眼 [mortise]。如:卯筍(即卯榫。比喻兩部分的連接處);卯眼
《康熙字典》
- 《子集下》《卩字部》 ·卯 ·康熙筆畫:5 ·部外筆畫:3
- 〔古文〕《唐韻》《集韻》《韻會》《正韻》莫飽切,音昴。《說文》冒也。二月,萬物冒地而出,象開門之形,故二月爲天門。《徐曰》二月,隂不能制,陽冒而出也。天門,萬物畢出也。又《廣韻》辰名。《爾雅釋天》歲在卯曰單閼。《晉書樂志》卯,茂也,謂陽氣生而孳茂也。《韻會》俗作夘,非。*(戼)《說文》卯本字。與丣字上畫連者有別。丣音酉。《六書正譌》戼,闢戶也。從二戶,象門兩闢形。因聲借爲寅卯字,爲日出物生之象。
說文解字
- 《卷十四》《卯部》 ·卯
- 冒也。二月,萬物冒地而出。象開門之形。故二月爲天門。凡卯之屬皆從卯。,古文卯。莫飽切〖注〗、、,古文。
文一 重一
English
4th terrestrial branch; period from 5-7 a.m.卯的造詞
- 丁一卯二
- 丁卯橋
- 丁是丁,卯是卯
- 不辟子卯
- 不避子卯
- 書畫卯酉
- 克丁克卯
- 剛卯
- 卯上
- 卯不對榫
- 卯云
- 卯冊
- 卯君
- 卯困
- 卯時
- 卯榫
- 卯生
- 卯眼
- 卯睡
- 卯羹
- 卯酉
- 卯酒
- 卯醉
- 卯金
- 卯金刀
- 卯食
- 卯飯
- 卯飲
- 參辰卯酉
- 可丁可卯
- 唱卯
- 子丑寅卯
- 子卯
- 寅吃卯糧
- 寅支卯糧
- 應卯
- 應名點卯
- 建卯月
- 扶頭卯酒
- 桃卯
- 榫卯
- 正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