隥
拼音:dèng 注音:ㄉㄥˋ
部首: 阝 部外筆畫:12 總筆畫:14
簡體部首:阝 簡體部外筆畫:12 簡體總筆畫:14
繁體部首:阜 繁體部外筆畫:12 繁體總筆畫:15
五筆86/98: BWGU 倉頡:NLNOT 鄭碼:YXJU
筆順編號:52543341251431 四角號碼:72218 UNICODE:96A5
基本字義
dèng ㄉㄥˋ- 古同磴,階梯;石級。
- 險峻的山坡:“左關巖~,右梁潮源。”
《康熙字典》
- 《戌集中》《阜字部》 ·隥 ·康熙筆畫:20 ·部外筆畫:12
- 《唐韻》都鄧切《集韻》《韻會》《正韻》丁鄧切,音凳。《說文》仰也。 又《玉篇》險阪也。《天子傳》乃絕隃之關隥。《又》天子南還,升於長松之隥。 又《廣韻》梯隥。 《玉篇》或作蹬。《集韻》同嶝磴。
說文解字
- 《卷十四》《部》 ·隥
- 仰也。從登聲。都鄧切
隥的造詞
- 危隥
- 巖隥
- 石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