隞
拼音: áo 注音: ㄠˊ
部首:阝 部外筆畫:10 總筆畫:12
簡體部首:阝 簡體部外筆畫:10 簡體總筆畫: 12
繁體部首:阜 繁體部外筆畫: 11 繁體總筆畫:14
五筆86/98: BGQT 倉頡:NLGSK 鄭碼: YCYM
筆順編號: 521121533134 四角號碼: 78240 UNICODE:969E
基本字義
áo ㄠˊ- 古地名。中國商代仲丁的都城,在今河南省滎陽縣東北敖山南面。
方言集匯
- 粵語:ngou4
詳細解釋
- 隞 áo
〈名〉商朝的都城 [Ao capital],在今河南省鄭州市西北。亦作“敖”或“囂”
《康熙字典》
- 《戌集中》《阜字部》 ·隞 ·康熙筆畫:19 ·部外筆畫:11
- 《集韻》牛刀切,音鏊。地名。《史記·殷本紀》仲丁遷于隞。《集韻》通作敖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