陫
拼音:fèi 注音:ㄈㄟˋ
部首:阝 部外筆畫:8 總筆畫: 10
簡體部首:阝 簡體部外筆畫:8 簡體總筆畫:10
繁體部首: 阜 繁體部外筆畫: 8 繁體總筆畫:11
五筆86: BDJD 五筆98: BHDD 倉頡: NLLMY 鄭碼:YKC
筆順編號:5221112111 四角號碼:71211 UNICODE:966B
基本字義
fèi ㄈㄟˋ- 〔~側〕古同“悱惻”,心中悲苦,如“隱思君兮~~。”
- 古同厞,隱蔽;狹隘。
方言集匯
- 粵語:fei2fei6
- 客家話:[梅縣腔]pi5pui5
《康熙字典》
- 《戌集中》《阜字部》 ·陫 ·康熙筆畫:16 ·部外筆畫:8
- 《集韻》蒲枚切,音裴。《玉篇》山名。 又《廣韻》浮鬼切《集韻》《韻會》父尾切,音膹。《廣韻》也。亦作。《集韻》或作。 又《集韻》父沸切,音費。隱也。《楚辭·九歌》隱思君兮陫側。本作厞。或作。
陫的造詞
- 陫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