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闻讯知识网 > 汉语字典 > 亙_亙的拼音_亙怎么读_亙的意思_亙的读音_亙是什么意思

亙:亙的意思/造詞/解釋/注音亙,亙的意思,注音,造詞
亙:亙的意思,注音读音,字源和中文寓意,读法,國語字典中亙的造詞,解釋,詞語,部首,筆畫和字義。

拼音:gèn   注音: ㄍㄣˋ

部首: 二   部外筆畫:4   總筆畫:6

五筆86/98: GJGF   倉頡:MAM   鄭碼:BDK   電碼: 8043

筆順編號: 125111   四角號碼: 10106   UNICODE: 4E98

基本字義

gèn   ㄍㄣˋ
  1. 空間和時間上延續不斷:橫~。綿~數千里。~古(整個古代,終古,如“~~未有”、“~~奇聞”)。

英漢互譯

extend  

方言集匯

  • 客家話:[臺灣四縣腔]sien1sien2[海陸豐腔]sien1sien2[寶安腔]sen1
  • gen3[客英字典]sien1[梅縣腔]sien1
  • 潮州話:胎安3(嘆),tang3(thàng)

詳細解釋

亙 gèn〈動〉

  1. 連綿不斷,伸展開去 [extend;stretch]
    1. 亙,通也。——《廣韻》
    2. 旌旗亙千里。——《北史·隨本紀》
    3. 廣數十畝,樓宇連亙。——《聊齋志異·狐嫁女》
    4. 其水之大,倍石渠三之一,亙石為底,達于兩涯——唐· 柳宗元《石澗記》
  2. 又如:連亙(綿連);亙帶(綿延);亙絕(綿延阻絕)
  3. 橫貫;在空間橫過或伸過去 [span]
    1. 這亙古未有的壯舉,像一柄鋒利的匕首,直刺不共戴天的死敵。——《刑場上的婚禮》
    2. 看橋亙長虹。——清· 沈暭旦《摸魚子》
  4. 又如:亙屏(橫亙的屏障);亙舒(橫空舒展);亙隔(橫亙阻隔)

詞性變化

  • gèn

〈副〉

  1. 窮盡,終;貫串 [all over]
    1. 亙萬古猶一日。——明· 黃寶《賈誼新書序》
  2. 又如:亙天(漫天;連天);亙地(遍地);亙年(歷年);亙代(亙古)

《康熙字典》

  • 《子集上》《二字部》 ·亙 ·康熙筆畫:6 ·部外筆畫:4
  • 《集韻》《韻會》荀緣切《正韻》息緣切,音宣。《說文》求宣也。揚布也。 又與桓同。烏亙,外國名。◎按亙本作,與亙字不同。亙從二從舟。舟今作亙。從二從囘,囘卽回字,今從日作亙。又毛晃曰:紹興二年,禮部看詳姓氏,從水從亙,水名。從木從亙,木名。從木從亙者,皆定讀曰亙。若《晉書》亙彝,亙溫,《書·禹貢》西傾因亙是來之類是也。

說文解字

  • 《卷十三》《二部》 ·亙
  • 求也。從二從囘。囘,古文回,象回形。上下,所求物也。須緣切〖注〗徐鍇曰:“回,風回轉,所以宣陰陽也。”
  • 清代段玉裁『說文解字注』
  • 求回也。回各本作。今正。以回釋。以雙聲爲訓也。回者、轉也。字經典不見。易屯卦磐桓。磐亦作盤。亦作槃。義當作般。桓義當作。般者、辟也。者、回也。馬融云。槃桓、旋也。是二字皆叚借也。凡舟之旋曰般。旌旗之指曰旋。車之運曰轉。柄曰斡。皆其意也。從二。從囘。會意。須緣切。按古音讀如桓。十四部。囘、古文回。見囗部。象回之形。回雙聲。猶回轉也。上下所求物也。上下謂二。所求在上、則轉而上。所求在下、則轉而下。此說從囘、從二之意。

English

extend across, through; from

亙的造詞

  • 云亙
  • 亙久
  • 亙代
  • 亙公
  • 亙歷
  • 亙古
  • 亙古不滅
  • 亙古亙今
  • 亙古奇聞
  • 亙古新聞
  • 亙古未有
  • 亙古通今
  • 亙地
  • 亙天
  • 亙屏
  • 亙帶
  • 亙年
  • 亙絶
  • 亙舒
  • 亙連
  • 亙隔
  • 修亙
  • 包亙
  • 周亙
  • 層亙
  • 崇亙
  • 延亙
  • 彌亙
  • 彌天亙地
  • 彌山亙野
  • 彌日亙時
  • 懸亙
  • 橫亙
  • 沈亙
  • 盤亙
  • 經亙
  • 綿亙
  • 聯亙
  • 蟠亙
  • 連亙
  • 追亙
  • 遐亙

上一篇:

下一篇:



温馨提示:以上文字内容仅供参考!如有不妥,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