剎
拼音: chà shā 注音: ㄔㄚˋ ㄕㄚ
部首:刂 部外筆畫: 6 總筆畫: 8
簡體部首:刂 簡體部外筆畫:6 簡體總筆畫: 8
繁體部首: 刀
五筆86: QSJH 五筆98: RSJH 倉頡:XKDLN 鄭碼: OSFK 電碼:0458
筆順編號: 34123422 四角號碼: 42900 UNICODE:5239
基本字義
chà ㄔㄚˋ- 梵語“剎多羅”的簡稱,寺廟佛塔:古~。寶~。
方言集匯
- 粵語:caat3saat3
- 客家話:[海陸豐腔]sat7[臺灣四縣腔]sat7[客英字典]sat7
- 潮州話:cag4sag4(tshaksak)
詳細解釋
- 剎 chà
〈名〉
- (形聲,從刀,殺聲。梵語剎多羅的省稱。本義:土或土田,國土)
- 同本義 [land;world]。如:剎土(佛教語。田土;國土)
- 指佛寺 [Buddhist temple]。如:古剎;剎寺(佛寺)
- 梵語 ksana 的音譯。表示極短促的瞬間 [instant]。如:剎那;剎時(極短的時間)
- 另見 shā
《康熙字典》
- 《子集下》《刀字部》 ·剎 ·康熙筆畫:8 ·部外筆畫:6
- 《唐韻》初鎋切《集韻》《韻會》初轄切《正韻》初戛切,音。《玉篇》剎,柱也。《增韻》又僧寺。又釋冢上立柱,中藏舍利子,亦曰剎。《王巾頭陀寺》列剎相望。《註》列剎,佛塔也。《集韻》或作。
說文解字
- 《卷四》《刀部》 ·剎
- 柱也。從刀,未詳。殺省聲。初轄切
English
temple, shrine, monastary剎的造詞
- 一剎
- 一剎那
- 一剎那頃
- 上剎
- 麗剎
- 人頭羅剎
- 什剎海
- 佛剎
- 僧剎
- 鳳剎
- 列剎
- 利剎
- 剎住
- 剎利
- 剎剎
- 剎剎塵塵
- 剎土
- 剎寺
- 剎塵
- 剎帝利
- 剎手锏
- 剎把
- 剎時
- 剎末
- 剎柱
- 剎海
- 剎竿
- 剎車
- 剎那
- 十剎海
- 古剎
- 名剎
- 呾剎那
- 孤剎
- 寶剎
- 寺剎
- 塵剎
- 塵塵剎剎
- 幡剎
- 急剎車
- 惡剎
- 梵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