鸂
拼音: xī 注音:ㄒㄧ
部首:鳥 部外筆畫: 13 總筆畫: 24
五筆86/98:IEXO 倉頡: EBKF 鄭碼: VPGR 電碼:9608
筆順編號: 441344355413432511154444 四角號碼: 37127 UNICODE: 9E02
基本字義
xī ㄒㄧˉ- 〔~鶒(chì)〕一種水鳥,形似鴛鴦而稍大,多紫色,雌雄偶游。亦作“鸂鵣”;亦稱“紫鴛鴦”。
方言集匯
- 粵語:kai1
- 客家話:[海陸豐腔]hai1kie1[客英字典]hai1[臺灣四縣腔]hai1kie1
《康熙字典》
- 《亥集中》《鳥字部》 ·鸂 ·康熙筆畫:24 ·部外筆畫:13
- 《廣韻》苦兮切《集韻》《韻會》《正韻》牽奚切,音谿。《廣韻》鸂鷘,水鳥。《說文》作谿。《埤雅》鸂鷘五色,尾如船,在山澤中,無復毒氣,其宿若有敕令,故謂鸂鷘。
English
Mandarin duck, Aix galericulata鸂的造詞
- 金鸂鶒
- 鸂水
- 鸂鶆
- 鸂鶒
- 鸂鶒木
- 鸂鷘
- 鸂鷘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