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闻讯知识网 > 汉语字典 > 匈_匈的拼音_匈怎么读_匈的意思_匈的读音_匈是什么意思

匈:匈的意思/造詞/解釋/注音匈,匈的意思,注音,造詞
匈:匈的意思,注音读音,字源和中文寓意,读法,國語字典中匈的造詞,解釋,詞語,部首,筆畫和字義。

拼音: xiōng   注音:ㄒㄩㄥ

部首:勹   部外筆畫:4   總筆畫:6

五筆86: QQBK   五筆98: QRBK   倉頡:PUK   鄭碼:RYOZ   電碼: 0546

筆順編號: 353452   四角號碼: 27720   UNICODE: 5308

基本字義

xiōng   ㄒㄩㄥˉ
  1. 〔~奴〕中國古代北方的民族。亦稱胡。
  2. 古同胸。

方言集匯

  • 粵語:hung1
  • 客家話:[客語拼音字匯]hiung1[梅縣腔]hiung1[臺灣四縣腔]hiung1[客英字典]hiung1[寶安腔]hiung1[海陸豐腔]hiung1

詳細解釋

  • xiōng

〈名〉

  1. (形聲。從勹,兇聲。勹( bāo),裹。本義:胸膛)
  2. “胸”的古字 [bosom;chest]
    1. 匈,膺也。——《說文》。字亦作胷、作胸
    2. 胸滿。——《素問·腹中論》
    3. 貫匈國。其為人胸有竅。——《海內南經》
  3. 心胸;胸懷
    1. 吾素剛急,有匈中氣,不可不順也。——《資治通鑒》
  4. 又如:匈臆(胸懷)
  5. 胸部
    1. 項羽大怒,伏弩射中 漢王, 漢王傷匈。——《史記》
  6. 稱匈奴。亦泛稱北方少數民族 [Hsiung-Nu]
    1. 又匈虜一敗,或當懼而修德,結怨于我,為患不細。——《舊唐書》

《康熙字典》

  • 《子集下》《勹字部》 ·匈 ·康熙筆畫:6 ·部外筆畫:4
  • 《唐韻》《集韻》《正韻》許容切《韻會》虛容切,音胸。《說文》膺也,從勹兇聲。《前漢·司馬相如傳》其於匈中,曾不蔕芥。《楚辭·哀時命》惟煩懣而盈匈。又《前漢·高帝紀》天下匈匈。《註》匈匈,喧擾之意。又《正韻》匈匈,讙議之聲。《荀子·天論篇》君子不爲小人之匈匈也,而輟其行。又《韻會》《正韻》許用切,兄去聲。義同。

說文解字

  • 《卷九》《勹部》 ·匈
  • 聲也。從勹兇聲。,匈或從肉。許容切

English

breast, chest, thorax; clamor; the Hsiung Nu 'Huns'

匈的造詞

  • 倮匈
  • 匈匈
  • 匈奴
  • 匈忍
  • 匈懼
  • 匈橫
  • 匈濭
  • 匈牙利
  • 匈牙利一八四八年革命
  • 匈牙利事件
  • 匈牙利蘇維埃共和國
  • 匈礚
  • 匈臆
  • 北匈奴
  • 南匈奴
  • 奧匈帝國
  • 當匈
  • 穴匈
  • 結匈
  • 貫匈

上一篇:

下一篇:



温馨提示:以上文字内容仅供参考!如有不妥,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