勹
拼音: bāo 注音:ㄅㄠ
部首: 勹 部外筆畫: 0 總筆畫: 2
五筆86/98: QTN 倉頡: XP 鄭碼: RYAA 電碼:0540
筆順編號: 35 四角號碼:27020 UNICODE: 52F9
基本字義
bāo ㄅㄠˉ- 古同包,裹。
方言集匯
- 粵語:baau1
- 客家話:[海陸豐腔]bau1[寶安腔]bau1[客英字典]bau1[臺灣四縣腔]bau1[梅縣腔]bau1
詳細解釋
- 勹 bāo
〈動〉“包”的古體。裹 [bag up]。現用作漢字的部首名稱
《康熙字典》
- 《子集下》《勹字部》 ·勹 ·康熙筆畫:2 ·部外筆畫:0
- 《唐韻》《集韻》布交切,音苞。《說文》裹也。勹,象人曲形,有所包裹。
說文解字
- 《卷九》《勹部》 ·勹
- 裹也。象人曲形,有所包裹。凡勹之屬皆從勹。布交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