刀圭足数。


刀圭足数。

“刀圭足数。”诗句出处:《留客住》;是元朝诗人王哲的作品。 但人做。限百年、七旬难与。夺名争利强凭,徒劳辛苦。金飞玉起催逼,老死还被,儿孙拖入土。余今省悟。舍攀缘爱念,一身无虑归去。云水长游,清闲得遇。识汞知铅,气满精牢神聚。金翁却期,黄婆匹配,能养婴儿姹女。刀圭足数。又蓬莱客,至,上仙留住。

【注释】:

刀:

①兵器名。《三国志· 吴书·吴主传》:“于安平之世而刀剑不离于身。”②用来切、割、砍、削的工具。《论语·阳货》:“割鸡焉用牛刀。”③古钱币名。形状像刀。《荀子· 富国》:“厚刀布之敛以夺之财。”④小船。《诗经·卫风·河广》:“谁谓河广? 曾不容刀。”⑤量词。纸张计算单位。通常以一百张为一刀。沈榜《宛署杂记·乡试》:“包裹纸十刀。”

圭:

①一种玉器,长条形,上圆下方,古代帝王或诸侯举行典礼时拿在手里。《诗经·大雅·抑》:“白圭之玷,尚可磨也。”《说苑·修文》:“诸侯以圭为赞。”②古代测量日影的天文仪器。石座上的横尺叫圭,南北两端的标杆叫表,用以测量日影的长短。张衡《东京赋》:“土圭测景,不缩不盈。”(景:“影”本字。)③古代的容量单位。李时珍《本草纲目·序例·陶隐居名医别录合药分剂法则》:“量之所起为圭,四圭为撮,十撮为勺,十勺为合,十合为升,十升为斗。”《孙子算经》卷上:“量之所起,起于粟,六粟为一圭,十圭为一撮。”④古代的重量单位,一两的二百四十分之一。《后汉书·律历志上》“量有轻重”刘昭注引《说苑》云:“十粟重一圭,十圭重一铢,二十四铢重一两,十六两重一斤。”

足:

(一)①脚。《左传·昭公二十六年》:“苑子刜(fú)林雍,断其足。”(苑子、林雍:均人名。刜:刀砍。)古乐府《木兰辞》:“愿借明驼千里足,送儿还故乡。”《韩非子·外储说左上》:“手足胼胝,面目黧黑,劳有功者也。”②器物的脚。《礼记·明堂位》:“夏后氏之鼓足。”《三国志·蜀书·诸葛亮传》:“如此则荆、吴之势强,鼎足之形成矣。”③足够;充足。《老子》:“损有余而补不足。”④满足。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呜呼! 何时眼前突兀见此屋,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突兀:高耸的样子。)⑤够得上;配;值得。《荀子·劝学》:“百发失一,不足谓善射。” (二)jù ①过分。《论语·公冶长》:“巧言,令色,足恭,左丘明耻之,丘亦耻之。”(丘:孔子名。)②补足。《列子·杨朱》:“[公孙穆]逃于后庭,以昼足夜。”(逃:躲避。)

数:

(一)①计算。《庄子·庚桑楚》:“简发而栉,数米而炊。”(栉:梳。)②比较起来最突出。杜甫《韦讽录事宅观曹将军画马图》:“国初以来画鞍马,神妙独数江都王。”③责备;列举(罪行)。《左传·昭公二年》:“使吏数之。”④称说;诉说。《后汉书·祢衡传》:“馀子碌碌,莫足数也。”(馀子:其余的人。)施鉴《天仙子·秋闺》:“无人处,深深语,天涯往事难重数。” (二)shù ①数目。《庄子·秋水》:“号物之数谓之万。”②数词。几;几个。陈恭尹《秋日西郊宴集》:“欲洒新亭数行泪,南朝风景已全非。”(新亭:亭名。)③算术。《周礼·地官·大司徒》:“三曰六艺:礼、乐、射、御、书、数。”④天命;气数。《史记·李将军列传》:“以为李广老,数奇,毋令当单于。”⑤规律;法则。《礼记·月令》:“凡举大事,毋逆大数,必顺其时。”⑥技艺;方术。《孟子 ·告子上》:“今夫弈之为数,小数也。” (三)shuò ①多次;频繁。柳宗元《捕蛇者说》:“今吾嗣为之十二年,几死者数矣。”②副词。屡次。《孙子·行军》:“屡赏者窘也,数罚者困也。” (四)cù 细;密。《孟子·梁惠王上》:“数罟(gǔ)不入洿(wū)池,鱼鳖不可胜食也。”(罟:网。洿池:池塘。)


上一篇:更坐无炉,眠无被,任霜风。

下一篇:梧叶上,雨萧萧。


Copyright © 2002-2019 闻讯知识网 www.winxun.cn 皖ICP备2020016292号
温馨提示:部分文章图片数据来源与网络,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QQ:2514429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