倩取。


倩取。

“倩取。”诗句出处:《定风波》;是元朝诗人魏初的作品。 长日心边一事无。放痴儿女走相扶。不道荦衣缘底事。笑指。杖藜门外看平湖。好借西邻霜羽鹤。更著。青松和月两三株。一片春风千古意。倩取。龙眠作个寿星图。

【注释】:

倩:

(一)①古代男子的美称。《汉书·朱邑传》:“昔陈平虽贤,须魏倩而后进。”(魏倩:称魏无知。进:出仕。)②笑容美好的样子。《诗经·魏风·硕人》:“巧笑倩兮,美目盼兮。” (二)qìng ①女婿。《史记·扁鹊仓公列传》:“黄氏诸倩见(宋)建家京下方石,即弄之。”(京:谷仓。)②拜托或请求旁人代自己做事。杜甫《九日蓝田崔氏庄》诗:“笑倩旁人为正冠。”

取:

①捕获到野兽或战俘时割取耳朵为记。《左传·僖公二十二年》:“获则取之,何有如二毛?”(二毛:头发花白的人。)②斩获敌人首级。苏轼《阳关词·赠张继愿》:“恨君不取契丹首。”③捉拿;捕获。《谷梁传·哀公十四年》:“春,西狩获麟,引而取之也。”(引:开弓。)④攻取;夺取。《资治通鉴·唐宪宗元和十二年》:“愬遣李进诚攻牙城,毁其外门,得甲库,取器械。”(牙城:主将所居之城。)⑤拿。《韩非子·外储说右上》:“杀一牛,取一豆肉,馀以食士。”⑥得到;招致。《战国策·赵策三》:“是我失之于天下而取偿于秦也。”⑦寻求;求得。《淮南子·览冥》:“是以乞火不及取燧(suǐ),寄汲不若凿井。”(燧:古取火用具。寄:借。)⑧选择;采取;采用。《资治通鉴·周安王二十五年》:“夫圣人之官人,犹匠之用木也,取其所长,弃其所短。”⑨通“娶(qǔ)”。娶妻。《诗经·齐风·南山》:“取妻如之何?必告父母。”⑩副词。表示范围,相当于“仅”。司马光《训俭示康》:“平生衣取蔽寒,食取充腹。”


上一篇:早早悟、前途不如意。

下一篇:开阐当中一点,莹然明照无为。


Copyright © 2002-2019 闻讯知识网 www.winxun.cn 皖ICP备2020016292号
温馨提示:部分文章图片数据来源与网络,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QQ:2514429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