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佳答案:
根据病史、临床症状和流行特点可以进行初步诊断,确诊仍需要实验室检查;
Ⅱ、可能伴有精神不振和厌食;
Ⅵ、会发生大网膜淋巴结的病变;
Ⅸ、幼猫可能会表现出脊髓性共济失调的症状;
猫泛白细胞减少症流行特点
B、FPV直接通过已被传染的动物和它们的分泌物,尤其是粪便进行传播;
B、嗜中性白细胞减少比淋巴细胞减少更常见;
2、病毒检查
C、犬粪便ELISA试验阳性有助于确诊;
Ⅰ、沙门氏菌病
Ⅱ、弧菌病
Ⅳ、猫淋巴白血病
1、治疗
Ⅰ、出现呕吐时应禁水禁食;
Ⅱ、支持疗法:广谱抗生素,输多电解质平衡液,并补充氯化钾;
Ⅳ、如果有持续的呕吐,可使用止吐药(例如:胃复安0、3mg/kgSQTID或0、01mg/kg连续静脉给药);
Ⅴ、如果同时伴有肠道寄生虫感染,要采取相应的措施;
Ⅵ、在呕吐停止和腹泻减轻后的24—28小时,应给予动物充足的营养和水分补充;
2、监护
Ⅰ、在白细胞恢复的24—48小时内再次检查血象;
A、也可以使用针对急性胃肠炎疾病的处方食品;
B、在数天内,逐渐增加食物的量,以满足动物的需要;
Ⅲ、通常在3—5天恢复,但一些动物在恢复后腹泻症状可能会持续或间断性出现数周;
小编还为您整理了以下内容,可能对您也有帮助:
猫泛白细胞减少症是什么?
一、什么是猫泛白细胞减少症?
猫泛白细胞减少症就是猫传染性肠炎,又叫猫瘟热,是一种猫类急性高度接触性传染病。猫瘟热所感染的病毒属于细小病毒,该病毒感染多见于未免疫接种的12~16周龄猫中,罕见于老龄猫或成年猫。
二、猫泛白细胞减少症的症状
猫瘟热的潜伏期在2~9天左右,之后便会出现临床症状,主要表现为发热,口渴但不愿意饮水,还伴有与进食无关的呕吐症状,进而出现脱水的情况。除此之外,猫瘟热在后期还会出现腹泻的症状,碰触病猫的腹部会有疼痛感,病猫在死亡前体温会降低。
三、猫泛白细胞减少症的治疗
1、液体治疗:静注类晶体液体疗法可维持需要及纠正由于呕吐和腹泻引起的液体损失。加入平衡电解质溶液如乳酸林格氏液,也可加入2.5%~5%葡萄糖使用,通常也需要补充钾。
2、抗生素疗法:由于白细胞减少及发生全身细菌感染的风险较高,可静注广谱微生物药物进行治疗(阿莫西林、头孢菌素、替卡西林)。
3、胃肠外治疗:若出现呕吐,在初始治疗时应避免采用口服抗生素,如果未发生持续呕吐,则可给水。如果停水,则应在最后一次发生呕吐后12~24h再次给与少量饮水。
4、止吐治疗:可使用胃复安1~2mg/kgq24h的剂量连续灌注,或以0.25mg/kgq6~8h静注、肌注或皮下注射间歇性用药。新型的抗呕吐类药马罗皮坦(maropitant)1mg/kgq24h皮下注射及昂丹司琼0.5~1.0mg/kgq8~12h,缓慢静脉内推注射。
猫瘟热是大部分幼猫都会经历的一道“鬼门关”,及时发现症状及时治疗是关键。因为呕吐、腹泻的症状也可能是其他猫类疾病的临床表现,所以宠主平时也要多学习与猫类疾病相关的知识,以便更好地照顾猫咪。如果您还有其他相关的疑问,也可以向在线宠物医生咨询。
猫泛白细胞减少症名词解释
猫传染性肠炎或猫瘟。猫泛白细胞减少症是由细小病毒科细小病毒屋中的猫泛白细胞减少症病毒引起的猫科动物的一种高度接触性急性传染病,名词解释为猫肠炎或者猫瘟,这种疾病的主要症状包括顽固性剧烈呕吐、眼球震颤、腹泻、脱水等,病死率较高,特别是对于幼猫而言,此病的传播方式主要是通过消化道和呼吸道传播,康复后的猫也有概率带毒一段时间。
猫泛白细胞减少症
猫泛白细胞减少症
猫泛白细胞减少症,也被称为猫瘟热或猫传染性肠炎,是一种高度传染性的病毒性疾病。这种病症是由猫细小病毒(FelineParvovirus)引起的,主要影响猫的淋巴组织和骨髓。以下是关于猫泛白细胞减少症的详细
1.传染途径和症状
猫泛白细胞减少症主要通过直接接触感染猫的分泌物(如唾液、尿液、粪便)或污染的环境(如食具、猫砂盆)传播。该病毒在环境中的存活能力很强,因此未接种疫苗的猫很容易感染。感染后,猫会出现一系列症状,包括高烧、呕吐、腹泻、脱水、食欲不振、精神萎靡等。严重的情况下,病毒会攻击猫的免疫系统,导致白细胞数量显著减少,从而使猫更容易受到其他细菌和病毒的感染。
2.诊断和治疗
如果猫出现上述症状,兽医通常会进行血液检查以确认是否感染猫细小病毒。治疗猫泛白细胞减少症的主要方法是支持性治疗,包括输液以补充体液和电解质,使用抗生素以预防或治疗继发性细菌感染,以及使用抗病毒药物。然而,目前并没有特效抗病毒药物能够治愈猫细小病毒感染,因此预防接种疫苗尤为重要。
3.预防和疫苗
预防猫泛白细胞减少症的最有效方法是接种疫苗。疫苗能够刺激猫的免疫系统产生抗体,从而抵抗猫细小病毒的感染。通常,小猫在6-8周龄时开始接种第一针疫苗,之后每隔3-4周接种一次,直到16周龄。成年猫应每年接种一次加强针以保持免疫力。除了接种疫苗外,保持环境清洁、避免与未接种疫苗的猫接触也是预防猫泛白细胞减少症的重要措施。
4.对人类和其他动物的影响
猫泛白细胞减少症主要影响猫科动物,对人类和其他动物的影响较小。然而,由于病毒在环境中的稳定性,人类和其他动物可能成为病毒的携带者,间接传播给未接种疫苗的猫。因此,对于养猫的家庭来说,了解并遵循预防措施是保护宠物健康的关键。
什么是猫泛白细胞减少症?
虽然和生病的猫咪接触的猫猫身体都没有什么异样,但这不能代表它们不是带菌者,有些外表健康的猫咪其实就是一些疾病病毒的带菌者,但由于自身的抵抗力和身体素质强,从而没有发病,但它们能把病毒传染给其它猫咪,同时人类也可能成为病毒的传播者,把某些能引发猫咪生病的病毒和细菌带回家。
猫泛白细胞减少症又称猫瘟热或猫传染性肠炎,是由猫泛白细胞减少症病毒(FPV)引起的猫科及鼬科和浣熊科动物的一种急性高度接触性传染病。临床表现以患猫突发高热、呕吐、腹泻、脱水及循环血流中白细胞减少为特征。
FPV属细小病毒科细小病毒属病毒,核酸型为单股DNA,FPV对乙醚、氯仿、胰蛋白酶、0.5%石炭酸及pH=3.0的酸性环境有一定的抵抗力,所以在隔离消毒时不应选用以上制剂,可用0.2%甲醛或次氯酸杀灭该病毒。
FPV在50℃以下环境中可长期存活,而温度一旦达到50℃,FPV在1小时内即可灭活,因此FPV的发病存在着时间和地理差异。康复期的动物可长期排毒达1年之久。除水平传播外,妊娠母猫还可通过胎盘垂直传播给胎儿。
FPV除能感染家猫外,还可感染其他猫科及鼬科和浣熊科动物,猫瘟热的爆发性流行主要与饲养条件急剧改变、长途运输及来源不同的猫混合饲养有关,家猫的感染主要与未接种疫苗、手术前未接种疫苗有关。各种年龄的猫均可感染,由于种群的免疫状况不同,发病率和死亡率的变化相当大。母源抗体通过初乳可使初生小猫受到保护。多数情况下,1岁以下的幼猫较易感,感染率可达70%,死亡率为50%~60%,最高达90%,成年猫也可感染,但常无临床症状。
本病潜伏期2~9天,最急性型,动物不显临床症状而立即倒毙,往往误认为中毒。急性型24小时内死亡。亚急性型病程7天左右。第一次发热体温40℃左右,24小时左右降至常温,2~3天后体温再次升高,呈双相热型,体温达40℃。病猫精神不振,被毛粗乱,厌食,呕吐,出血性肠炎和脱水症状明显,眼鼻流出脓性分泌物。
患猫以出血性肠炎为特征。胃肠道空虚,整个胃肠道的黏膜面均有不同程度的充血、出血、水肿及被纤维素行渗出物覆盖,其中空肠和回肠的病变尤为突出,肠壁严重充血、出血、水肿,致肠壁增厚似乳胶管样,肠腔内有灰红或黄绿色的纤维素性坏死性假膜或纤维素条索。肠系膜淋巴结肿大,切面湿润,呈红、灰、白相间的大理石样花纹,或呈一致的鲜红或暗红色。肝肿大呈红褐色。胆囊充盈,胆汁粘稠。脾脏出血。肺充血、出血、水肿。长骨骨髓变成液状,完全失去正常硬度。
FPV感染发病快,病程短,死亡率高。近些年,应用干扰素结合高免血清进行特异性治疗,同时配合对症治疗,取得了很好的治疗效果,使死亡率大大降低,但缺点是费用较高。所以还是应当以防为主,及早、按时接种疫苗。
如果你就诊的医院比较可靠,那么一定要坚持治疗,并做好与其它猫咪的隔离工作,希望小家伙早点好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