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相矛盾的意思,出处,故事


矛: 古代一种长柄的装有金属枪头的武器,用来刺杀敌人。盾: 古代用来保护自己、抵挡敌人刺杀的武器。语出《韩非子·难势》:“客有鬻矛与盾者,誉其盾之坚:‘物莫能陷也。’俄而又誉其矛曰:‘吾矛之利,物无不陷也。’人应之曰:‘以子之矛,陷子之盾,何如?’其人弗能应也。”

这个故事的意思是: 一个卖矛又卖盾的人,称赞自己的盾非常坚固,没有任何武器能够刺穿它;转而又夸奖自己的矛无比锋利,没有它不能刺穿的东西。于是,在场的人笑问道:“用你的矛,攻你的盾,结果会怎么样呢?”卖矛和盾的人窘迫无言。

后来,人们便用“自相矛盾”,比喻自己说话、做事前后抵触的现象。

又作“自相抵牾”。


上一篇:纵虎归山的意思,出处,故事

下一篇:坐以待毙的意思,出处,故事


Copyright © 2002-2019 闻讯知识网 www.winxun.cn 皖ICP备2020016292号
温馨提示:部分文章图片数据来源与网络,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QQ:251442993